一、論點明確
一篇好的文章應該有一個好的開始,學術類dissertation也是一樣。所謂好的開始不僅是要對論題涉及的學術領域有一個宏觀的概括和理解,更重要的是要點明確,整篇dissertation的重點和論點突出。
“論”是一篇dissertation最重要的一個方面。 Thesis Statement(論點陳述)一定要交代清楚整篇文章的Structure(結構)和Purpose(目的)。比如,這篇文章用到了哪些理論知識,將會對哪些理論作出批判等等。這樣,就會給看dissertation的老師一個很鮮明的整體印象,了解你整篇文章的目的和價值。
二、理論支持和批判缺一不可
雖然說dissertation是個人對某一領域研究的最后報告,應該全部是個人的理解和看法,但是全無理論支持的分析,天馬行空的隨意闡述是絕對不行的。因為我們還沒有到達一個可以自己做調查研究的階段。相反,大篇大篇的理論陳述,毫無個人分析的dissertation也同樣得不到高分,就算對理論的理解和描述沒有任何錯誤,也只能算是靠書本累砌的平平之作。所以,學術dissertation的寫作一定要既有理論支持又有個人批判,兩個方面缺一不可。
三、舉例論證
作為海外留學生,語言永遠是一個很難攻克的堡壘,這點在寫作上尤為明顯。如何才能弱化這個劣勢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論述時巧舉例子。鮮明準確的舉例說明會令枯燥的闡述變得生動,也能體現你對理論的理解和運用,可以使文章增色不少。
四、合理安排時間
作為學生,每個人都有過趕essay的經歷。如果掌握了學習方法,在短時間內“趕”出一篇相對來說比較好的dissertation也不是沒有可能,但這種做法是絕對不提倡的。由于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所以在寫dissertation的時候我們是需要時間反復檢查語法,拼寫和用詞,檢查語言是否流暢,表達是否清楚,是否運用學術語言也是平分的標準。如果一篇條理清楚,論點鮮明的dissertation因為語法而丟分是很可惜的。另外,如果有時間,還可以在段與段之間加一個過渡段,承上啟下,這樣會令整篇文章更加連貫,更有邏輯性。
對于每一個學生來說,考試,寫dissertation都是家常便飯,但很多人都把這些“指定動作”當作是個“苦差事”,一提就頭疼。其實寫dissertation也并不只是啃書本這么枯燥,倘若真要在寫作時遇到了瓶頸,“憋”不出來了,可以暫時把dissertation放一放,看看電影、聽聽音樂、逛逛街,都可以看作是對寫dissertation有幫助的活動。如果真是遇到了什么想不通的問題,不妨和老師朋友多聊一聊,其他人的建議也會提供靈感。不過,最重要的是要擺正態度,找到科學的學習方法,畢竟學知識是一件快樂的事。#p#分頁標題#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