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評估與會計計價的研究
國際商學院會計一班 200940406001 白潔
【摘要】作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中介服務行業,資產評估與會計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專業服務活動,本文通過研究兩者之間的關系,使我們了解會計提供以事實判斷為主要內容的服務,資產評估提供以價值判斷為主要內容的服務,兩者資產涵蓋范圍不同,計價方法與原則也不同,因此應區別行事。但是它們都是現代市場經濟賴以正常運行的基礎服務行業。使我們更深刻地認識資產評估,更好地利用會計信息為評估服務,從而提高資產評估質量。
【關鍵字】資產評估,會計計價,公允價值
1.引言
資產評估活動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大家公認的是資產評估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它伴隨著市場經濟和市場交易行為的發展而產生。資產評估在市場經濟和市場交易行為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時,由于外資的進入,中外合資等類型企業的出現,中方投資的國有土地、企業原有的設備如何作價入股,急需進行資產評估。因此, 國家征召一些會計師來從事資產評估工作。可以看出,資產評估最初的需要是企業的產權計價,而產權計價是企業會計計量的一部分,是企業財務資產計入賬面價值的重要依據。顯然,資產評估與會計工作一開始就有密切的關系。
資產評估與會計同屬于服務于經濟發展的中介服務行業。資產評估具有明確的評估目的、評估對象、評估主體與客體、評估標準、假設與原則、評估規程與方法并且是一種貨幣計量。資產評估作為以公允價值為基礎的計量模式,能夠真實地反映企業資本保全狀態,能夠從計量單位與計量屬性兩方面完善會計的配比原則,真實反映企業的收益,能夠合理反映企業的資產狀況,提高財務信息的相關性,也就是說,可以更有效地提供會計信息。資產評估與會計在資產業務中,因專業分工而產生內在聯系,又因工作性質、專業知識和執業標準的不同而產生區別。《資產評估視角下的會計計量屬性的探討》、《資產評估與會計資產計量的比較分析》、《論資產評估與會計計量的關系》中初步探討的有關資產評估引發的幾個方面的會計問題;《資產評估與會計工作關系的剖析》一文中主要是論述資產評估與會計工作在實務上的聯系與區別;企業會計新準則實施以后,《論資產評估與會計的核算》一文中從論述了會計計價與資產評估的聯系與區別,認為實際工作中應加強對兩者關系的認識,更好的利用會計信息為資產評估服務,提高評估質量;《新會計準則下的資產評估與會計計價》從前述的幾個方面對資產評估與會計計價的區別與聯系進行了論述,重點提出了新準則實施后的公允價值方面處理的不同;《會計與資產評估在企業資產計價中的異同分析》在企業資產方面進行了相互比較;《資產評估與會計計價的關系》討論了資產評估是否是在注冊會計師基礎上產生的這一話題;《資產評估學與會計學比較研究》則是從資產評估產生的歷史背景出發剖析了資產評估學與會計學的天然聯系,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兩者的差異。#p#分頁標題#e#
資產評估與會計計價的聯系與區別
2.1資產評估和會計計價的概念
資產評估是指專業人士根據所掌握的相關數據資料,對評估對象價值進行定性、定量的分析,評價和說明的過程及其活動。首相資產評估是一種社會經濟活動,其活動和服務的范圍涉及不同市場主體之間的資產轉讓、資產重組、資產抵押、財產保險、財產納稅等經濟行為。會計計價是以貨幣作為計量的單位,采用專門的方法,對對企業、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管理、監督及預測等。它符合“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會計恒等式,反映會計主體在靜止狀態下的平衡關系。
http://ukthesis.org/jr/
2.2會計計價與資產評估之間的聯系
2.2.1計價依據
計價數據和會計計價方法是現代資產評估的重要依據。資產評估中常會利用和參考會計數據首先,是由于重置成本法的大量運用。由于我國尚未形成充分發育完善的資產市場,對資產未來收益額的預測還存在條件上的限制應用現行市價法和收益現值法的客觀條件不夠成熟,因此目前國內評估中使用最多的是重置成本法。重置成本是在現實條件下重新購置、建造或者形成與評估對象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全新狀態下的資產所需花費的費用。重置成本=直接成本+間接成本。這有時就要求要用到歷史成本,就要用到會計相關資料和會計數據。在帳面歷史成本基礎上修正得到的,因此,大部分資產的評估要以會計數據作為基礎性資料。
2.2.2 計價方法
在新會計準則下,企業在對會計要素進行計量時, 一般應當采用歷史成本, 采用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計量的, 應當保證所確定的會計要素金額能夠取得并可靠計量。其中, 歷史成本法是傳統計價法, 其它方法簡稱現代計價法。資產評估中對資產重置成本的估算方法通常有: 價格指數法、功能價值類比法、重置核算法( 直接計價法) 等方法。現代計價法成為資產評估的主要方法,如功能價值類比方法、價格指數方法、重置核算方法( 直接計價法) ; 現行市價法也來源于會計計價法中的市價法。
2.2.3 資產評估計價與會計計量屬性的融合
從資產評估計價與會計計價市場性來看, 其本源在于評估與會計在資產披露問題上均是關于資產確認、計價和報告的科學。從會計理論的發展以及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來看, 資產評估與會計具有功能上互補性理論上講, 企業無需調整以歷史成本為基礎的會計數據, 因為企業來說,權益所有者關心的不是資產的公允價值,而是以權益為基礎依據的收益, 以歷史成本為基礎的會計信息更適用, 更可靠, 沒有通過資產評估來重新確認賬面價值的必要。我國企業會計制度規定: 各項財產物資應按取得時的實際成本計價, 除國家另有規定外, 不得調整其賬面價值。但從另一種需要來看, 作為收益重新安排的依據和基礎的權益一旦發生變化( 例如資產重組) , 權益所有者關注資產價值的程度遠遠超過收益的本身, 在這方面包括國家資本在內的任何權益所有者都是一樣的, 這就必然產生通過重新計量、反映資產公允價值, 從而在公允價值的基礎上重新安排權益的需求。#p#分頁標題#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