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物流論文,本文以城鄉物流融合理論、利益分配理論等為理論框架,以供應鏈管理理論和“互聯網+”帶來的物流網絡化和數字化發展的現實背景為基礎,建立了城鄉物流融合發展水平分析模型。
第一章緒論
1.1研究背景
社會的主要矛盾隨著新時代中國社會的變化也發生了質的改變,如何解決三農問題成為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如何推進城鄉融合也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黨的十九大報告及2018年《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中明確指出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即“順應城鄉融合發展趨勢,重塑城鄉關系,激發內部發展活力、優化外部發展環境,推動人才、土地、資本等要素雙向流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1]。城鄉融合發展的趨勢是隨著新時代浪潮的發展而發展。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是對鄉村發展落后于城市發展做出的回應,是針對城鄉融合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的戰略,有助于推進我國新型化城鄉關系的進程。反之,城鄉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了發展的條件和實施的路徑,兩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2020年,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指出,我國目前的城鄉發展和收入仍存在巨大的差距,同時在《建議》中將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作為2035年要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之一。同時會議強調,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2022年,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因此,我們要正確處理好城鄉關系,城市和農村是相互促進與協調發展的關系。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說的“要堅持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助、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1.2研究意義
1.2.1理論意義
1.本文運用城鄉融合理論、城鄉物流融合、利益分配理論等相關理論,通過文獻研究、實地調研等方法分析福州市城鄉物流融合發展的現狀,建立城鄉物流融合發展水平測評指標體系,通過對結果的分析為城鄉物流融合發展提供相關意見和建議。這有助于深化城鄉物流融合發展的研究,為今后學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學術參考。
2.本文在對福州市城鄉物流融合發展現狀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建立了城鄉物流融合發展水平分析模型,同時建立了城鄉物流融合發展水平測評指標體系,豐富和擴展了城鄉物流融合發展水平測評的思路,拓寬今后城鄉物流融合發展的研究思路和理論基礎。
1.2.2現實意義
針對福州市城鄉物流融合發展的問題,本選題結合國內外相關研究,深入了解和研究福州市城鄉物流融合發展水平的現狀,并對其進行測評,進一步分析提出了城鄉物流融合發展的對策,為現實生活中城鄉物流服務提供了新的思路。針對問題所提出的建議有助于引導物流服務企業的經營行為,加強政府、物流企業、社會服務企業如文化旅游業等主體之間的合作,為政府相關管理部門進行物流產業規劃、頒布政策決策提供相應的科學依據,促進物流服務業的可持續發展;通過搭建模型等相應的對策,為物流企業甚至相關行業參與縣鄉村三級服務的發展提供可以借鑒的途徑,有助于其進一步拓展業務,延伸服務范圍,讓農村市場吸納更多的資源要素,積極推動農村物流的發展,助力城鄉物流融合發展。
第二章相關概念與基礎理論
2.1概念界定
2.1.1城鄉融合
城鄉融合這一概念早期可見于馬克思、恩格斯的著述。馬克思、恩格斯在西方社會空想主義學者的理想社會的基礎上,以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證邏輯為出發點,從中推測出城鄉融合是生產力高度發達和生產資料公有制條件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結果,揭示了城鄉關系從分割到融合的一般規律[34]。岳文澤等提出城鄉融合的對象是城鄉地域系統,通過融合發展一二三產業,以融合治理的方式來達到人口,資本和信息的整合,同時以整合其他技術和因素為紐帶,建立新型城鄉關系[35]。涂圣偉認為城鄉融合是以社會生產力全面發展為前提,以制度變革,技術進步和文化創新等為依據進行綜合作用,從而實現城鄉要素的自由往來,功能深度耦合和權利平等化是其基本特點,從而形成了新型地域組織結構、資源要素均衡配置格局和互補型城鄉功能形態,最終達到人的全面發展,其實質是一個城鄉優勢互補,協同統一的能動過程[36]。
綜合相關研究,本文認為在新時代城鄉融合是一個多層次、多要素、多功能的復雜的系統。它的時代內涵較為深刻,重點內容與關鍵領域也比較突出。在新時代的大背景下,城鄉融合是城市和農村在同等地位的條件下,在政府和市場的相互作用下,注重城鄉資源要素的合理雙向流動和優化配置,同時提出了工農互促、城鄉互補,整合城鄉資源要素,拓寬城鄉之間融合的溝通渠道,并以實現人民的共同富裕為目標。
2.2相關理論
一個國家在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中要面臨破除城鄉割據的局面,只有消除城鄉之間的發展差距,才能更進一步地促進城鄉融合發展。馬克思、恩格斯的城鄉關系理論是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城鄉建設的重要基礎理論。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城鄉關系理論是從中國的國情和實際出發的,是對前人理論的豐富和吸收,是根據自身的實際創新,在新時代背景下進一步豐富和發展[45]。
城鄉理論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21世紀初,我國進一步推行城鄉統籌、城鄉一體化的發展策略取得了突出成效,把我國城鄉關系推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時代背景下,基于城鄉統籌和城鄉一體化,不斷推進城鄉融合,對于重構新型城鄉關系、解決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問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均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黨的十六大報告首次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是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這是黨中央針對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特征和主要矛盾,提出了致力于突破城鄉二元結構,破解"三農"難題,全面建設小康社的重大戰略決策。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而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我國有史以來都非常重視關于城鄉關系的發展,在不同的發展時期,都會提出符合時宜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城鄉理論,同時也會深入探討新時代城鄉融合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發展態勢和實現路徑,從而指出了中國城鄉全面融合,共同富裕的方向。循著黨中央關于城鄉關系問題上的重要論述,我們可以看到,我國從“城鄉統籌”向“城鄉一體化”再向“城鄉融合”的轉變是個隨時代不斷演進的動態過程,如表2-1。

第三章 福州市城鄉物流融合發展現狀分析 ............................. 17
3.1 研究福州市城鄉物流融合發展的必要性 ..................... 17
3.1.1 城鄉經濟發展的先行條件 ........................ 17
3.1.2 城鄉經濟發展的推動力量 .............................. 17
第四章 城鄉物流融合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 24
4.1 城鄉物流融合發展水平分析模型 .............................. 24
4.2 城鄉物流融合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選取 .......................... 25
第五章 福州市城鄉物流融合發展水平測度與評價 ............................ 35
5.1 數據的收集與來源 .................................... 35
5.2 數據的處理與分析 ................................... 35
第六章福州市城鄉物流融合發展對策
6.1加強政府扶持力度
6.1.1在宏觀層面加強支持和引導
1.政府要制定有利于城鄉物流融合發展的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為城鄉物流融合發展提高政策上的保障。第一,可降低物流企業稅收負擔。針對物流業行業特點及企業發展需求,協調完善相關稅收支持政策;第二,可增加物流業土地扶持政策。建設倉儲,配送和轉運中心及冷鏈物流園區,這類物流基礎設施占地多,造價高昂、投資回報期較長,應以強化管理為前提,以土地利用為重點,強化土地政策支持;第三,推動物流車輛通行便捷。減少車輛過路費、過橋費和其他費用,減少普通公路收費站點,控制收費規模、優化收費方式等;第四,加大物流管理體制改革力度。破除物流管理條塊分割、強化政府管理、健全政府監督和提高行業自律性。
2.應建立和健全縣、鄉、村三級網上快遞服務系統,改善農村寄遞服務不足問題。比如,鼓勵縣城以縣域郵件快件辦理場所,客運站和貨運站等電商倉儲基地為基礎,打造縣級寄遞聯合配送中心;還可鼓勵鄉鎮一級利用郵政,交通,供銷和商業以及既有車站改建成鄉鎮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網點,實現多站合一和資源共享;最后指導鄉村基層黨組織與其他單位加強合作,在原有村級黨群服務中心,超市,便利店,小商鋪和村郵站基礎上建設鄉村級快遞寄遞物流一體化服務網點。
同時,可以構建縣鄉村三級中轉的農村物流共同配送新模式,如圖6-1所示。這種共同配送模式通過參與農村物流的企業建立共享信息系統,集成各企業分散的配送數據,進出縣域貨物先統一放置于縣級農村物流服務中心,再統一調配、聯合配送到鄉鎮級農村物流服務站或者村級物流服務點,或者聯合外送到市級物流配送中心。對三級物流資源及運輸車輛、配送人員實現統一調配,每個聯盟企業承擔部分配送任務,實現縣以下農村地區物流共同配送的集約聯盟運作模式。
第七章結論與展望
7.1結論
城鄉物流融合發展是城鄉經濟融合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對于打破城鄉物流之間的“二元”結構,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隨著經濟飛躍式的發展,對城鄉物流融合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科學合理地評價福州市城鄉物流融合發展水平,能夠看清現狀和找出主要問題。同時,對福州市城鄉物流融合發展水平提出有針對性和有效的意見和建議。通過查閱大量的文獻和對福州市進行調查和研究,本文對福州市城鄉物流融合發展水平的評價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主要結論如下:
1.通過對以往學者的經驗和文獻進行綜述和實踐調研發現,以往學者大多是從城鄉物流一體化來研究城鄉物流的發展水平。隨著社會經濟和綜合國力的不斷發展發展、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新的思想理論的更新,不同時期和不同地區的城鄉物流融合發展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其發展建設的重點也不一樣。
2.從城鄉物流基礎設施融合發展、城鄉物流信息網絡技術融合發展、城鄉物流電子商務融合發展、城鄉物流流通消費融合發展作為一級指標,構建城鄉物流融合發展水平測評指標體系。基于“十三五”(2016-2020年)的統計數據,運用熵權-TOPSIS法對其進行分析。首先,福州市城鄉物流融合發展水平落后于同時沿海城市的廣州市和杭州市;其次,廣州市的城鄉物流融合發展的趨勢要比福州市和杭州市來的更佳;最后根據福州市、廣州市、杭州市的城鄉物流融合發展水平的綜合排名,從加強政府扶持力度、加大農村物流模式改革力度、提升農村物流信息化數字化水平、加強物流人才培養四個方面對福州市城鄉物流融合發展提出要在宏觀政策上加強支持和引導、完善城鄉物流融合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力度改革農村物流模式、提高農村物流信息化和數字化水平、加大對物流人才的培養力度等建議。
參考文獻(略)
相關文章
UKthesis provides an online writing service for all types of academic writing. Check out some of them and don't hesitate to place your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