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企業管理論文,本文從企業能力理論的視角,應用資源基礎觀和能力基礎觀兩個流派的觀點,結合快遞企業的發展特點和獨有特征,建立影響快遞公司利潤的分析模型,并以YZ快遞和SF快遞兩個公司為例比較其獲取利潤的能力差異。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1.1.1 研究背景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第三產業呈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其中快遞物流行業以其強大的發展潛力和驚人的發展速度,成為新興產業中一顆耀眼的星星。依據相關數據顯示,國內快遞業務量2021年已經闖過千億大關,鑒于如此龐大的市場潛力,國內資本紛紛入場,國外快遞企業快速涌入,快遞行業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活躍。民營企業乘勢而上,以最快的速度實行兼并收購,搶占市場份額,國外企業積極謀劃,迅速入場。目前,國內快遞市場已然形成了國有、民營、外資企業“三足鼎立”的市場格局,其中民營企業因其戰略布局及經營模式的靈活實現了快速的發展,逐漸占據了行業的主導地位。中國YZ快遞作為行業的領軍人物在這股行業發展的洪流中也實現了規模的快速增長,但在如此激烈的國內外競爭環境下,市場份額出現了下降,企業利潤情況也不容樂觀。為了充分整合YZ網絡資源,全力打造快遞業務優勢,實現企業“一體兩翼”戰略構想,做大做強快遞業務,集團公司在2019年,把原有的速遞物流公司和寄遞業務部重新整合,成立YZ寄遞事業部,實現資源整合、人員整合、市場整合、運營整合,重拳出擊打造行業國家隊,在合體運營的幾年中,業務發展明顯有長足的進步,但與行業平均發展水平相比仍有差距。
本文擬通過從企業能力理論視角出發,就某省YZ快遞與行業龍頭企業SF快遞在獲利能力方面進行比較研究,找出諸如體制機制、內部管理、經營模式等方面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助力YZ快遞業務轉型發展,盡快提升在快遞行業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1.2 文獻綜述
在經濟學和管理學研究領域中,一直都在探索一個問題,即,是什么造成了企業的利潤率差異?可以說,時至今日,這個問題的答案仍然不夠全面和豐滿。
新古典經濟學中,在市場的理想模型假設下,處于完全競爭中的企業是不存在利潤率差異的。新古典經濟學假設市場首先是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個體難以對市場中產品的價格和供需關系產生影響;第二,企業的產品具有同質性,市場上的所有產品都是無差別的,企業并不能通過產品的差異化獲得額外利潤;第三,企業能夠自由地進出一個行業而不受任何限制,可抵消行業內產生的新利潤或虧損,獲得的都只是均衡利潤;第四,由于信息的完全流通性,企業獲取市場完整信息時只需付出很少成本甚至零成本。
新古典經濟學將它對市場的假設引申至了對企業的假設,它對企業的描述也是“完全同質的”,也就是說企業在信息上、技術以及投入要素上無差異,從一定意義上說,每一個企業均可以獲取到與其他企業類似的信息和資源,有時甚至連生產函數也會趨于一致。又或者是,企業所生產的產品之間不存在區別,或所有的企業只生產一種產品,所以也并不會存在生產范圍和規模的差別。
在上述所假設的這類市場結構的模型下看,企業的同質性具有其內在的基本邏輯。但很顯然,對于現階段的市場經濟來講,它明顯不符合現實的發展規律。因為,企業的行為不會總是完全確定且最優的,即使同一行業中的企業也無法實“同質”。這便引出了企業間利潤差異的問題,對于這一問題的爭論,在經濟學理論后續的發展過程中,學者們進行了不同角度和層面的解釋和論證。
第2章 相關概念和理論基礎
2.1 相關概念
2.1.1快遞收入與快遞收入結構
收入簡單的來講就是企業在一定的會計期間內經營的各項業務收入的總和,收入結構就是收入組成情況,包括規模、占比、變動等情況,本文中快遞收入包括速運收入、物流收入、其他收入等,2019年YZ快遞公司速運收入占比87%,物流收入占比10%、其他收入占比3%。
2.1.2 快遞成本與快遞成本結構
成本就是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內為取得收入所付出的各類資源支出的總和,成本結構就是成本的組成情況,各類成本規模、占比、變動等情況,本文中快遞成本按普適的成本分類來看,可分為人工成本、運輸成本、外包費用、理賠成本、研發成本等,按快遞企業的作業流程(“快遞服務”產品的生產過程)來分,分為收寄、內部處理、運輸、投遞四個環節成本,簡單來講,就是發件人將包裹交給快遞公司(收寄),快遞公司按寄件地址分類,分揀、封發(內部處理),隨后集包運輸到目標區域(運輸),最后由投遞員派送到收件人手中(投遞),每個環節產生的成本。
2.1.3 快遞利潤與快遞利潤結構
本文中的快遞利潤是會計利潤,是指快遞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利潤包括快遞收入減去快遞成本后的凈額、以及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是評價快遞企業盈利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標。快遞利潤結構是指利潤的組成情況,包括標準快遞利潤、快遞包裹利潤、物流業務利潤等以及各自的規模、占比,影響等情況。
2.2 理論基礎
2.2.1企業能力理論的涵義和演變
企業能力理論是從企業內部探尋提升競爭優勢的因素,找出關鍵的內驅成長動力,它的理論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資源基礎論、核心能力論、知識基礎論、動態能力論,形成兩個流派,資源基礎觀和能力基礎觀。
(1)資源基礎論
資源基礎論是在潘洛斯的企業成長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伯格·沃納菲特(Birger Wernerfelt)和巴尼(Barney)先后繼承和發展了這一理論。①該理論從企業內部的異質性資源和能力出發,解釋企業的本質和企業間績效差異的來源。1984年沃納菲特發表了《基于資源的企業理論》一文,標志著資源基礎理論的誕生。2002年,巴尼從企業內部的異質性資源特性出發去分析個體的競爭優勢,得出了資源的異質性和模仿障礙起了關鍵作用,進而也會產生企業間績效差異。他解釋了在相同的行業條件下,企業間獲利能力差異的緣由。經過這些研究的發展,企業資源基礎理論體系逐漸得到完善。
(2)核心能力論
在科技發展消費市場多元化的今天,企業面對的是動態多變的市場環境,它擁有多種多樣的資源,但這些資源并非均可成為企業競爭優勢。因此,一些學者提出了企業核心能力的概念。他們認為企業的核心能力是配置、開發、整合資源的能力,也就是說,企業是“能力的獨特集合體”。1990年,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Hamel)發表了《企業的核心能力》一文,標志著企業核心能力論的誕生。他們認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組織中的積累性學識”,即,協調多種技術流的知識。該文指出核心能力為企業進入更多市場提供支撐,企業依靠核心能力為用戶提供價值,這些競爭力的獨特性使競爭對手難以模仿。從長期來看,企業之間的競爭是核心能力、產品的全方位競爭。該理論從誕生之時就備受關注,引起了一大批相關理論的研究熱潮。
第3章 快遞行業及YZ快遞、SF快遞的基本情況...........................28
3.1 快遞行業基本情況..................................28
3.1.1 快遞行業發展現狀.................................28
3.1.2 快遞行業利潤情況.....................................28
第4章 YZ快遞與SF快遞利潤差異對比分析.......................33
4.1 YZ快遞與SF快遞利潤對比分析.........................33
4.1.1 收入與收入結構對比分析.................................33
4.1.2 成本與成本結構對比分析...........................36
第5章 提高YZ快遞公司利潤的對策建議.........................................44
5.1 精準定位產品與價格,創新經營模式,提升市場反應能力..........44
5.1.1 精準定位,打造優勢產品......................................44
5.1.2 強化核算,精準市場定價.................................44
第5章 提高YZ快遞公司利潤的對策建議
5.1精準定位產品與價格,創新經營模式,提升市場反應能力
在市場拓展方面,YZ快遞與SF快遞相比,最大的劣勢是產品定位與經營模式,打破瓶頸,轉變發展方式迫在眉睫。
5.1.1精準定位,打造優勢產品
標準特快業務一要堅定項目開發,一是做大政務市場項目夯實發展基礎;二是堅守校園市場固本強基;三是瞄準商企市場盤活存量拓展增量;四是聚焦電商市場,加強與競品的搶奪力度;五是廣泛發展新項目擴大發展底盤。二要堅定改革驅動,網業聯動,通過攬投網改革壯大中小客戶及散戶開發市場發展新高地。三要堅定協同創新激活攬投部站、營業網點、自提點等寄遞營銷渠道活力。
快包業務一要突出模式化發展集群市場,實現縣域多元化發展;二要進駐倉配項目,創新試探倉配模式促進業務發展。
國際業務一是加快推進商業渠道拓展,充分發揮直封美日韓路向出口渠道優勢,提高板塊盈利能力和綜合競爭實力;二是豐富運能運力,拓渠道強支撐,提升國際業務出口時限服務水平;三是加強對外溝通,主動融入和服務地方經濟,營造國際業務發展良好環境。
物流業務一是拓展戰略客戶、煙草、醫藥、汽車產業鏈;二是強化基礎管理,包括安全、信息化手段,隊伍建設;三是建立物流生態圈。

第6章 結論與展望
6.1研究結論
本文以企業能力理論為視角,結合快遞行業發展特點構建了影響快遞企業利潤的分析模型,并以某省YZ快遞與SF快遞為例進行了對比分析,得出結論,影響快遞企業利潤的原因主要集中于三方面,第一,市場反應能力,面對瞬息萬變的行業市場,企業本身的市場定位,優勢產品的打造,經營模式的適配都是非常重要的,SF快遞面對市場變化反應迅速,而YZ快遞相對遲緩,在市場份額的搶奪不具優勢;第二,資源應用能力,快遞服務是一種特殊的“產品”,其生產效率即作業流程效率是企業成本管控的關鍵,也是快遞企業間競爭優勢的體現,誰擁有成本優勢,誰擁有優先市場定價權。SF快遞作業流程效率較高,成本結構比較健康,而YZ快遞由于其國有企業本身的體制機制的影響,在資源配置、營運效率及內部管控方面都較為粗放,資源應用效率較低;第三,可持續發展能力,快遞行業發展迅速,企業間發展能力參差不齊,在未來必將面臨著市場篩選和行業整合,擁有戰略性投資眼光,加大科技賦能,多元化渠道建設對快遞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就目前來看,SF快遞優于YZ快遞,走在行業前列。文章在分析原因的基礎上給出了提升YZ快遞公司利潤的對策建議:一是精準定位產品與價格,創新經營模式,提升市場反應能力;二是打破組織藩籬,強化成本管控,提升資源應用能力;三是加大戰略性資源投入,多元化渠道建設,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通過提升三種能力盡快實現利潤扭虧為盈,乃至追趕行業領先水平。
參考文獻(略)
相關文章
UKthesis provides an online writing service for all types of academic writing. Check out some of them and don't hesitate to place your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