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企業管理論文,本文選取共享單車發展歷史中具有典型性的企業OFO小黃車作為案例研究對象,基于作者以往的交通運輸行業從業經驗和對小黃車在部分所在城市運營情況的走訪調研,分析其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挑戰與應對策略。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選題背景與研究意義
一、選題背景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升級,依托于互聯網平臺的發展壯大 “共享經濟”在我國蓬勃興起。共享單車是一種新興的綠色出行方式,其出現極大地改善人們的出行體驗也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城市道路交通擁堵,共享單車便捷、環保的特性對社會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都有積極意義。
2016年是整個共享單車行業蓬勃興起之年。此后兩年不少企業在資本的追逐下進入共享單車市場試圖分一杯羹。2018年,共享單車行業經歷一輪寒冬,不少公司因為經營問題和資本退潮而走向終點,或倒閉或相互并購,市場也由此逐漸回歸理性。時至今日,美團單車、哈羅騎行和青桔單車最終在殘酷的市場環境更替中生存下來,市場格局也基本趨于穩定。而曾經的龍頭企業OFO小黃車經歷了數輪規模龐大的融資后卻最終黯然退出舞臺。
回顧過去8年,我國共享單車行業經歷最初的快速發展后,整個行業從資金催化無序競爭的野蠻生長階段,到破產倒閉并購的調整洗牌階段,最終走向如今的存量博弈有序發展階段。數據顯示,到2021年,共享單車僅在我國就擁有超過3億用戶,行業交易規模達320億。
近年來,共享單車市場的躍進式發展引發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引發了一系列爭議,但它也極大地改變了原有資源配置方式,降低了供需雙方的成本,從而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共享單車市場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其服務范圍不僅涉及城市出行、交通運輸,還擴展到社會經濟各個領域。通過共享單車服務,政府、企業和公眾可以更好地利用資源,有效地控制交通環境,為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第二節 國內外文獻綜述
一、國內外關于共享經濟研究現狀
(一)國外關于共享經濟研究現狀
國外對于共享經濟的研究比較早,Botsman (2010)指出,共享經濟的發展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首先是數字技術的發展,為共享經濟提供了有力支撐;其次是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使得人們可以在更多地區、更多地點獲得服務;最后是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共享經濟能夠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需求。共享經濟的發展,不僅拓寬了部分人額外收入的來源,而且使得收入與支出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此外,共享經濟還能夠改善人們的消費習慣,減少消費時間、節省消費成本。同時,共享經濟也有助于促進消費者對商品和服務的選擇,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此外,共享經濟還可以推動傳統行業向數字化轉型,提高企業競爭力和效率[1]。
Schor(2014)提出共享經濟的發展給傳統商業帶來了全新的思路,為傳統商業變革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這種新的思路下,出現了盈利和非盈利兩種模式,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的盈利機會,同時也使企業能夠更加靈活地調整經營策略[2]。共享平臺在商業環節中處于關鍵一環,這是BardhiEckhardt(2015)基于共享交通企業Zipcar的具體實例得出的相關結論[3]。此外,國外學者Heinrichs(2013)、Cohen(2014)等指出,企業的定價策略、融資手段、眾籌方式以及平臺管理者的意識形態等因素對共享企業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共享企業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共享企業的最終走向。[4][5]共享經濟對經濟發展有顯著影響,Malthe Mikkel Munke(2017)提出共享經濟可以實現消費者效用最大化,讓消費者可以獲得更多的資源,從而提高產品的利用率,同時也可以讓多方信用機制發揮更大的作用,進而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以此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可持續發展。[6]Tang Yang、Pan Haixiao和Fei Yibo(2017)為了更好地分析共享單車使用頻率的影響因素,運用計量回歸模型進行分析,以確定各影響因素對共享單車使用頻率的影響程度,從而提出改進措施,指出不同品牌共享單車可以彼此替代 [7]。學者XY Wu, J Lin和Y Yan(2023)從共享單車調度過程的角度探討達成碳排放最小化的目標[8]。國外對共享經濟的研究文獻主要關注點是對公共租賃單車運營模式的分析,也有少數涉及環境保護方面的研究內容,但對共享單車企業如何在可持續運營方面的文獻研究相對較少。
第二章 概念界定與理論基礎
第一節 相關概念界定
一、可持續運營
可持續運營這一命題越來越受到學術界的關注,是指一種以滿足當前需求的同時不損害未來需求為目標的經營方式。具體來說,可持續運營要求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綜合考慮經濟、社會和環境三個方面,通過創新、提高效率、減少浪費等方式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這一概念的出現是為了解決傳統經濟增長方式下面臨的資源枯竭、環境污染、社會不公等問題。
基于Kleindorfer等人對可持續運營管理給出的定義:企業發展應該減小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在不損害內外部利益相關者合法權益的前提下,實施有效的業務流程管理來實現經濟效益。國內學者劉軍軍等人在2020年明確界定了企業可持續運營管理的范圍,其中包括內部運營管理,即從內部財務、人力資源、技術研發、市場營銷等方面來確保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考慮到環境、經濟和社會問題,以確保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他們為可持續運營管理后續研究提出“從供應鏈到價值鏈”、“正-逆向供應鏈集成”和“經濟、環境和社會協同發展”這三個方向。
為實現可持續經營模式,企業需同時關注內部與外部運營。內部運營需致力于實現企業自身經營的可持續性,形成盈利機制,實現商業價值;外部運營需注重環境和社會的可持續性,秉持綠色發展原則履行社會責任。
本文以共享單車行業研究的角度來界定可持續經營管理,即企業應通過內外部運營,充分平衡對經濟、社會和環境三要素的影響,以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進而促進共享單車行業以及共享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后續的研究也將以OFO小黃車為案例,對其經營情況、成本控制情況、政府監管以及環境保護四個維度進行分析研究。
第二節 理論基礎
一、可持續發展理論
可持續發展理論意指不僅可以滿足現代人的需求,且不會對后人的利益造成威脅,是一種和諧共生、可持續的解決方案。其內涵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共同發展:世界上所有國家和地區都有自己的歷史文化、政治制度和經濟體系,這些因素構成了一個復雜而龐大的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各個系統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系,共同維持著全球健康發展。在此過程中不同系統要尊重彼此的利益,保證全球健康發展,只有在這種相互依存的關系中,才能實現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地球。
二是協調發展:是指經濟、社會以及環境的協調發展,它要求我們在實現經濟和環境的協調發展的基礎上,實現保護自然環境、滿足未來時代需求并照顧不同國家、地區在文化、資源、環境等因素上的現實差異。可持續發展概念強調的是經濟、社會和生態三個方面的協調發展,避免了任何一個方面的發展犧牲其他方面的發展,以協調發展來滿足人類社會的需求。這種協調發展強調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以及對資源環境進行保護和合理利用,從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使人們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中生活和工作。
三是高效發展:公平和效率是可持續發展的兩個主要特征,它們構成了經濟學中的效率,也就是實現社會財富的最大化利用和經濟效率的最大化,同時能夠確保社會福利的最大化。高效發展指的是在滿足人類需求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和資源的浪費。高效發展意味著更加有效地利用現有資源、技術和經驗,提高生產效率、能源利用效率和廢物回收率,從而降低排放和廢棄物量,減輕對環境的沖擊。高效發展不僅可以帶來環保效益,還可以帶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如減少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增加就業機會等,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第三章 OFO小黃車可持續運營的概況 ······························ 17
第一節 OFO小黃車公司簡介 ··········································· 17
一、公司簡介和創始人背景 ································ 17
二、公司發展歷程 ···················································· 18
第四章 OFO小黃車可持續運營問題分析 ··························· 25
第一節 平臺盈利能力不足 ··························· 25
一、收入來源單一 ·································· 25
二、用戶滿意度低 ······························· 26
第五章 對策建議 ····································· 34
第一節 把握用戶核心需求提升營收 ····································· 34
一、著力提升業務營收 ········································ 34
二、注重加強用戶體驗 ······································· 35
第五章 對策建議
第一節 把握用戶核心需求提升營收

可持續運營是企業賴以生存的根本,也是企業長久承擔社會責任的必要條件。資本狂熱退卻后,OFO的經營狀況讓人唏噓,但與此同時,更為其他共享單車企業敲響警鐘,不僅要抓好核心單車運營業務,更要深入探索新業務、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從而達到公司經營的可持續發展。
一、著力提升業務營收
共享單車行業需要回歸到可持續運營模式,加強精細化運營,提高盈利能力,進而提升資產收益率。通過合理的運營管理、高效的技術應用和及時有效的客戶服務,實現共享單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受限于目前我國共享自行車產業普遍存在的定價趨同、產品同質化等實際情況,單車價格的提升空間有限。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增加經營利潤,關鍵是要增加單車每日騎行次數,即日均單量,也就是通過增加自行車的匹配效率來增加自行車的利用率,達到利潤最大化。用簡單的公式可以表達為:單車日均收益=日均訂單價格*日均單量。
(一)大數據賦能提升單車使用率
共享單車企業手中擁有海量的用戶騎行數據,面對城市不同點位、不同時段騎行需求不確定的難題,結合歷史騎行數據、氣象狀況、節假日影響等,通過智能算法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并合理預判用戶的騎行需求。同時結合運維人員和車輛分布情況,運算中樞即時提供資源最優配置方案,在此基礎上,以達到時間、空間、用戶維度上的優化。通過預測模型的設計,提升共享單車翻臺率,進而提高城市出行整體效率。將企業軟硬件和數據優勢與城市智慧交通深度融合以技術升級推動精細化運營。在幫助城市解決交通難題的同時實現企業自身的收益增長和價值兌現。
(二)探索細分領域多元化布局
共享單車業務是一種高頻低價的服務,其使用者往往有較頻繁的使用需求,因此,規模化效應在該業務模式下容易形成。而共享單車企業應該把握這一特點,探索和吸引用戶在自身平臺進行本地生活服務。美團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最初以團購立足,此后以外賣這一高頻需求領域開始,逐步橫向擴展到其他的生活領域,建立起足夠高的行業壁壘。同樣,共享單車企業具備相似的特質,其線下出行流量可以充分利用來擴大和激發更多潛在的用戶需求。如發展孿生業務共享電單車,共享電單車是新興的綠色出行方式,也是兩輪車業務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六章 總結與展望
第一節 研究總結
通過對目標案例OFO小黃車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突出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借助可持續發展理論、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和協同治理等理論,對“平臺盈利能力不足”、“成本控制不力”、“社會責任感缺失”和“環保意識不足”等問題進行剖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共享單車是共享經濟和互聯網經濟浪潮下催生出的新興商業產品,經過資本進入后的數輪激烈競爭,其產品與商業模式也已基本成型,以共享單車為代表的共享經濟新業態已經進入群眾衣食住行的多個領域,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透過OFO的經營困局,回溯共享單車企業如何在可持續運營基礎上讓企業發展行穩致遠。
首先要提升經營收入水平,滿足用戶核心需求。以企業收益為基礎,讓公司形成可持續的運營管理。從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和提高用戶體驗兩個維度出發,抓好核心業務和用戶核心需求,同時以核心業務為基礎嘗試拓展創新業務激發用戶其他方面的消費需求。
其次要以精細化運營創造優勢。優化運營成本結構,從企業經營成本和效率出發,在經營層面打造可持續運營管理。在成本管控方面,以技術升級、智能化管理和標準化生產幫助企業降低損耗;在運營效率方面以運維、調度和數據監控體系為抓手,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時提升用戶體驗,實現可持續運營。
第三是以政企協同共治強化社會責任。要推動共享單車行業的可持續運營發展,政府和企業要積極協同共治,一方面政府要積極履行好監管職能,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讓行業在法制框架內健康運行;另一方面,企業要嚴格履行好主體責任,配合政府監管活動,協助政策法規在行業內的落地見效,協同配合政府深度融入城市治理。
最后要以綠色環保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綠色環保是可持續發展當中的重要一環。共享單車企業要積極推動構建行業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以協會為抓手,做好廢棄單車循環回收。同時,在全社會倡導可持續的綠色發展理念,積極作為,主動作為。
參考文獻(略)
相關文章
UKthesis provides an online writing service for all types of academic writing. Check out some of them and don't hesitate to place your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