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金融論文,筆者認為公司戰略的制定需要結合企業現實的發展需要,科學制定企業戰略。企業關注自身長期價值,而長期價值的實現又依靠于短期內每一個成功有效的投資行為。所以如何制定公司戰略,如何確定公司戰略是否需要偏離行業傳統并且偏離程度大小,必須考慮到戰略制定后對投資行為的指導性,最大程度的降低非效率投資行為。
第一章概念界定與文獻綜述
一、概念界定
(一)公司戰略
戰略從軍事領域發展而來,最早可追溯到亞歷山大以及孫武時代,《孫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便是如今最深入人心的戰略思想?!畱鹇浴辉~在古希臘軍事用語中表達將領的指揮藝術。孫子兵法中將戰略描述為:“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表達了戰爭時通過對局勢分析制定方法指導戰爭的基本思想。毛澤東認為戰略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全局戰爭的知道規律。所以戰略作為全局謀劃,具有全局性、長遠性和目的性等特點。戰略決策的形成過程包括了對形勢的運籌分析,對目標結果的預設,戰略重心的明確以及實現目的的路徑分析。

隨著軍事戰略對企業管理的影響加深,人們將軍事戰爭中的戰略原理應用于商業競爭中,逐步形成了公司戰略。但公司戰略有別于成王敗寇的軍事戰略思想,在高度市場化全球化的環境下利益共享、實現共贏已經成為主流的戰略思想。其中以小錢德勒(1962)對公司戰略定義最精彩:“確立企業的根本長期目標并為實現目標而采取必須的行動序列和資源配置”。
公司發展的目的即為達到預先設定的戰略目標,在發展中不斷為實現目標創造條件。由于不同公司面臨的環境不盡相同,不同公司經紀人人生閱歷的不同,在制定公司戰略上存在差異。由此,公司戰略在發展過程上隨不同時期宏觀環境的不同以及實踐經驗的積累,形成了不同的派系。繼小錢德勒(1962)提出公司戰略需要兼顧長期目標以及為實現目標的資源配置方案后,資源配置學派代表人物Ansoff(1965)認為公司戰略是資源配置與戰略目標的匹配,在《公司戰略》中將組織決策劃分為高中低三個層次,首先戰略決策是選擇合理的產品組合和市場,使企業與所處環境相匹配;其次管理決策要求合理配置企業資源,最大化潛在績效;運作決策則要求企業資源轉化率最大化。并認為公司戰略由經營范圍、成長方向、競爭優勢以及協同作用四部分組成。
二、文獻綜述
(一)公司戰略文獻綜述
公司戰略通常會對公司財務產生影響,一方面,成功的企業戰略能夠帶來優秀的財務業績(Buzzell和Gale,1987),從而引致較少的盈余管理行為(Kinney和McDaniel,1989;Keating和Zimmerman,1999;Doyle,2007)和較高的會計信息質量;另一方面,企業戰略本身亦能夠直接影響會計信息特征。Acquaaha和Ardekani(2008)以南非經濟體為對象,考察組合戰略是否存在增量公司績效。發現與只實施成本領先戰略的公司相比,實施組合戰略的公司可以獲得增量績效收益。然而對比僅實施差異化戰略的企業績效并無顯著差異。通過進一步研究發現追求成本領先和差異化經營戰略的家族企業更容易獲得競爭優勢(Acquaaha,2011)。王百強等(2018)發現公司戰略選擇不同對經營績效具有顯著的影響差異。相比于采用防御型戰略的公司,采用激進型戰略的公司市場價值和盈利能力更強,但運營效率偏差。孫健等(2016)發現公司戰略對公司盈余管理有顯著影響,相對于戰略保守的公司,戰略激進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更高。并且當經濟處于上升期,戰略對盈余管理表現出更強的影響效應;當經濟處于下降期,戰略對盈余管理的影響減弱。Chun和Cho(2017)則通過對比實施成本領先型戰略以及差異化戰略的公司發現,差異化戰略能夠約束企業的真實盈余管理行為。邵劍兵和陳永恒(2018)公司戰略對盈余管理有顯著影響,相較于防御型戰略,采取激進型戰略公司存在積極的避稅行為,導致盈余管理的動機顯著提高。劉行(2016)從會計穩健性視角考察了戰略類型對企業會計盈余特征的影響。結果顯示,當企業的戰略類型越偏向于激進型時,其會計穩健性程度越低;當企業的戰略類型越偏向于防御型時,其會計穩健性程度越高;分析型戰略的公司會計穩健性程度則位居其中。方紅星和楚有為(2019)發現激進型企業的商業信用水平更高,與商業信用供應商談判能力更強,更容易獲取商業信用。
第二章理論基礎與研究假設
一、理論基礎
(一)戰略管理理論
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促使了戰略管理理論的形成,公司戰略管理便是從其中不斷實踐走向成熟。公司戰略理論的發展從關注公司多元化發展,再到重視并購重組,時至今日關注公司分化效果。公司戰略理論的發展緊跟公司結構的變更,百余年來公司從體量超大的全能型模式,逐步走向以母公司為首圍繞眾多子公司的平臺式模式。并且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的加深,企業的經營模式也隨之改變,傳統的經營模式已經無法使企業在時代變更中立足,如何挖掘發展自身核心競爭力,成為企業關注的重要論題。本文分析公司戰略對代理問題及投資效率問題的影響,為此本節詳細闡述不同戰略類型的特點,為后文分析奠定基礎。
本文參考Miles等(1978,2003)和Bentley等(2013)對公司戰略的類別劃分方式,分別為激進型、分析型和防御型。Miles等(1978,2003)認為激進型戰略注重自身創新能力,該類型企業重視創新投入以及創新型人才引進,通過打造新產品擴大自身市場份額。此類型公司通常組織架構靈活,對市場環境變化反應迅速,能夠根據當下外部環境做出更優秀的資源配置,匹配更高效的管理模式。正是因為激進型企業靈活突進的特點,往往伴隨著較高的營業成本和管理成本,研發投入大、經營風險高。通常需要寬松的融資渠道,以滿足自身大量的資金需求。
二、研究假設
(一)公司戰略與代理成本
公司戰略不同會影響公司內部治理狀況以及信息披露狀況,Bentley等(2015)發現遵循激進型戰略的公司內部控制質量比遵循防御型戰略的公司差。并進一步證明公司戰略確實會影響公司的信息披露,研究表明激進的公司戰略比防御型公司戰略更傾向于主動披露公司信息(Bentley,2017)。YuChen等(2017)進一步發現公司戰略是公司是否收到審計師持續經營意見和重大缺陷報告的重要決定因素。相比之下激進型公司戰略更容易收到相關審計意見。況學文等(2019)發現有融資需求的公司會有較強烈的動機主動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會計信息,戰略激進型的公司由于在產品開發和市場開拓等方面資金投入較大,外部融資需求較高,所以自愿信息披露的程度更高。
雖然激進型公司戰略公司信息披露更主動全面,有助于幫助投資者更清晰地了解公司經營現狀,減少中小投資者與公司管理者和大股東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程度,進而減輕大股東與中小股東之間的代理成本。但是激進型公司戰略會明顯增加公司經營風險,所以激進程度越高的企業,大股東與中小股東承受的風險越高,股東將對管理者要求更高的風險溢價,股權代理問題越嚴重,反而加深了公司內部股權代理成本。同樣作為債權人,當公司生產經營風險較高,同樣會要求公司提供更高的借款利率作為風險回報,從而加劇了債權代理成本。
第三章研究設計與變量定義......................28
一、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28
(一)樣本選擇...............................28
(二)數據來源........................................28
第四章公司戰略、代理成本與企業投資效率的關系研究.....................36
一、描述性統計....................................36
(一)投資效率相關變量描述性統計..................................36
(二)被解釋變量描述性統計............................36
第五章進一步分析:公司戰略差異度、代理成本與企業投資效率的關系研究...........73
一、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73
二、模型構建與變量定義..............................73
第五章進一步分析:公司戰略差異度、代理成本與企業投資效率的關系研究
一、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本文選擇2013年至2020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為提高本文樣本數據的準確性和研究結論的可靠性并且保障文章實證具有可重復性,對樣本進行如下篩選和處理:(1)剔除滬深A股金融保險類上市公司樣本。(2)剔除ST和*ST類特殊處理的上市公司樣本。(3)剔除實證研究中存在變量數據缺失的公司樣本數據。經以上篩選和處理,得到11456個樣本數據觀測值。本文在實證數據來源于萬得數據庫(Wind)及國泰安(CSMR)。為了避免離群值的影響,本章對全部連續變量進行了上下1%的縮尾處理。采用Stata/SPSS等軟件進行樣本數據處理和實證分析檢驗。
本文在Bentley量化公司戰略的基礎上,借鑒Tang等(2011)和葉康濤等(2014)的差異度的計算方法,量化公司戰略差異度。通過依據Miles類別劃分,參考Bentley方法首先量化公司戰略指標以(1)研發支出占銷售收入的比重、(2)員工人數與銷售收入的比值、(3)銷售收入的歷史増長率、(4)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5)員工人數的波動性、(6)固定資產與總資產的比值六個變量,對變量(1)-(5)按“年度-行業”從小到大分為五組,依次賦值1-5分,對第六個變量從大到小分為五組,賦值1-5分。最后將賦值得分加總可得取值范圍6-30的公司戰略變量Stra,Stra取值越大,公司戰略越激進,反之越保守。將分值(6,13)的公司戰略定義為防御型戰略Defe(0,1)虛擬變量,分值(22,30)的公司戰略定義為激進型戰略Pros(0,1)虛擬變量。

第六章研究結論與啟示
一、研究結論
本文通過多元回歸分析驗證了公司戰略、代理成本和企業投資效率彼此之間的關系,形成了以下主要結論:
(1)公司戰略激進程度與代理成本呈正相關關系,激進型公司戰略會加劇股權債權代理成本,而防御型分析型公司戰略則能夠一定程度的緩解公司代理成本。公司實施防御型公司戰略通常公司財務具備較好的穩定性,中小股東與債權人利益能夠得到很好的保障,所以防御型公司戰略對第二類代理成本和債權代理成本沒有顯著影響。由于防御型公司傾向于提升自身經營管理效率,大股東與管理層之間的信息溝通得到加強,從而有效降低了第一類代理成本。
(2)激進型公司戰略會顯著提升公司非效率投資程度,特別是公司過度投資程度。而防御型公司戰略則能夠緩解公司非效率投資問題,降低過度投資程度。但公司戰略并不能影響當期投資不足問題,而激進型的公司戰略不僅會引起當期過度投資問題,還可能導致下一期投資不足問題。表明了激進型的公司戰略會導致資源的錯配,而防御型公司戰略由于追求經營效率,能夠很好地配置現有資源。
(3)代理成本與公司非效率投資程度顯著正相關,即第一類代理成本和債權代理成本越大,公司非效率投資問題越嚴重,過度投資和投資不足程度越深。第二類代理成本僅對投資不足有影響,表現為第二類代理成本越大,公司投資不足程度越深。代理成本是現代企業管理中所產生的資源浪費,最大程度的減少代理成本,將有效提高企業投資效率。
參考文獻(略)
相關文章
UKthesis provides an online writing service for all types of academic writing. Check out some of them and don't hesitate to place your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