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果你剛剛開始澳洲的留學生涯,而且沒有上過語言學校的話,也許會在第一次寫dissertation的時候會感到手足無措。至少我當時剛來澳洲的時候就有這種感覺。第一次聽到reference和bibliography等名詞的時候,我真的是有點丈二和尚......不不......"丈二尼姑"摸不到頭腦。@_*西方學術dissertation表達方式及reference system對西方國家的學生來說是中學里已經知道的東西??墒呛枚嘀袊鴮W生還是缺了這一課。盡管部分國內大學要求學生在大學畢業dissertation中寫一些腳注,很多大學在對學生dissertation腳注的規范化方面還是缺乏系統的訓練。另一方面,中西方思維和表達方式的差異也會使我們的dissertation在說服力上受到些影響。
本文重要闡述本人在三年來的學習過程中所積累的關于學生dissertation寫作的一些知識和體會。由于本人知識面有限,文章可能對人文科學的寫作有所側重,對于自然科學類和經濟類的dissertation可能無法全面地涵蓋。如果有無法涉及到的部分,歡迎廣大筒子補充。所以本文也就算是一塊引玉之磚吧。呵呵。
本文主要分為3部分。第一部分會著重講述學術dissertation表達方式、腳注/尾注(footnote/endnote)和參考書目(bibliography) 的寫法。第二部分會介紹一下本人寫作過程中揣摩到的一些技巧。第三部分擬以一篇中國人寫的雅思范文為范例模板,用西方學術dissertation表達方式將其改寫為學術dissertation。如果你在澳洲已經上過語言學校了的話,最好從第二章看起。
第一章 學術dissertation的語言表達
1.1 人稱的使用
西方國家的學術dissertation應當是以第三人稱來寫就。這和我們中國人寫的dissertation語氣會有明顯的不同。中國人dissertation中常用得“筆者認為”和“我國”等詞語,在西方國家的學術dissertation中都是忌諱的。在準備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正好從網上找到了2篇雅思考試academic writing的范本。一篇是中國人寫的,另一篇是澳大利亞人寫的。鏈接見:
http://www.tigtag.com/community/column/1046_49.html
http://education.online.sh.cn/education/gb/content/2004-01/19/content_755106.htm
不難發現,兩篇文章寫作時所使用的人稱有明顯的不同。
其實中國人的很多六級作文和托福雅思作文都是使用第一人稱的,以致于很多中國留學生會習慣性地以為這是比較平常的表達方式。但我個人認為,雅思的大作文寫作既然已經被標明是“學術dissertation寫作”(academic writing),那么所用的人稱也應該和普通西方學術dissertation一樣,是第三人稱。上面那個澳大利亞人寫的雅思范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你有空的話,也可以翻一下其它英語為母語的人寫的雅思輔導書,你會發覺其中所用的人稱都是第三人稱??磥韽倪@個意義上來講,六級和托福作文范文對于留學生學術dissertation的寫作還有一定的誤導作用。致于在雅思考試時用這樣的人稱是否會被扣分,我就不得而知了。有待權威人士另行解釋。 sorry,好象有點跑題,呵呵。#p#分頁標題#e#
也許有人會問,如果我要表達自己的觀點,又不能用"I'和"you"之類的詞,那我該怎么說呢?其實很簡單,你可以用被動句來表達。因為被動句可以被用來隱去施動者。 比如 :
-- I think this is an important issue.
--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is is an important issue.
在提到“我國”之類的詞語時,你直接用“China” 或“Australia” 等國家名詞來代替。
1.2 書面語的使用
我們在國內學英語的時候,老師常常會跟我們說,某某詞是formal的,某某詞是informal的。舉個例子來說吧,whether是正式用語,if(在表示whether一樣的意思的時候)是非正式用語。這些大家應該都知道??墒侵袊鴮W生比較容易范的錯誤就是把can't, haven't等縮略形式都寫到了dissertation里。這些縮略形式在四六級考試甚至一些國產雅思范文里面經常出現。但是殊不知,這些縮略語都是口頭表達形式,在書面語中,特別是象學術dissertation這樣正式的文體中,這些縮略語都是不應該出現的。
還有就是拼寫上的問題。澳洲的英語是以英式英語為基礎的。所以很多單詞的拼寫比如cheque都是按照英式英語的拼寫方式來些就的。雖然大家在國內已經非常習慣了很多美式英語,到了這里還是得入鄉隨俗一下吧。當然,在MS Word的語言設置中,你也可以把系統設置成英式英語或澳式英語。這樣會幫助你檢查電腦拼寫。
1.3 動詞名詞化
西方學術dissertation的寫作往往在措辭上要求簡潔明了。而在很多情況下,動詞的名詞形式要比動詞本身更加富有說服力,更為簡潔。比較下列句子:
-- Some people think that we should prohibit people from smoking in public.
-- Some people proposed a prohibition on smoking in the public.
不過更加符合學術寫作要求的version應該是(原因見下文關于“被動表達”的介紹):
-- A prohibition on smoking in the public has been proposed.
1.4 句型 結構
可能是我個人對中學英語課學到的東西印象比較深刻吧。經常看到一些中國朋友寫英文的時候,按照中國的句型結構和語法來寫作。最最常見的錯誤就是,一個句子里放兩個非平行主語。比如:
(誤) – Some people fail to show their due respect to the public, they smoke in public with reckless considerations for others.
(正) -- Some people fail to show their due respect to the public. They smoke in public with reckless considerations for others.
中國人寫句子可以寫很多逗號,而外國人寫文章,及時有時候會有很多逗號,但是如果是兩個獨立的句子結構,絕對是用句號而不用逗號來分隔。再看一句英語長句:
Interestingly, it was the result and the 'icing' that was targeted and criticised in MGL, rather than the body of the reasoning in the judgment, although it was later attacked by one of the MGL authors Heydon JA, by strenuously spending over a hundred pages to run a counter-argument when hearing the appeal of Palmer J's decision. (這是本人自己作文里的一段話,所以沒有什么版權問題。呵呵。)#p#分頁標題#e#
仔細看一下上面的句子,你可以發現,句子的主語是it,謂語是was。從句的主語是it,謂語也是was。"by strenuously..."是分詞從句,所以沒有主謂語。
英語表達的最基本原則就是,除非有平行結構,一個單元句里只有一個主語,一個謂語。有從句的話,主句至少是遵從一主一謂的原則,但分詞引導的從句或其它特殊結構除外 。
除此之外,比較常見的中國學生的語法習慣就是以but和because為句子開頭,單獨成句。但事實上這兩個詞只能引導從句,不能引導獨立句子。雖然在口語和其它非正式場合(如寫EMAIL)中這種語法結構是允許的。
1.5 變主動為被動
學術dissertation的寫作大多數情況都是針對某一現象、事物或觀點所作的評論和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中,應當盡量避免對于“人”的評價。這就是為什么在學術dissertation中要用被動句來表述。因為被動句子中,動作的施動者往往會被隱去。這樣讀者的視線就會集中到事件上,而非人的身上 ,同時也可以避免文章對個人進行不必要的評述。由此文章的客觀性就會得到保持。比較下面兩句:
-- Some people think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implement a series of new policies with respect to income tax.
--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implement a series of new policies with respect to income tax.
1.6 措辭
措辭上的問題其實并非僅僅是中國學生的問題。即使澳洲本地學生也會為措辭傷腦筋或者犯一些原則性的錯誤。我個人的體會是:
1.6.1 要盡量做到準確表達。
比如你在別人的學術觀點時,你不同意別人或者認為別人的學術觀點是錯誤的,在這種情況下,你不能直接說別人的觀點是wrong的。相反,你要尋找更準確的詞來描述對方的錯誤。如果是邏輯上的錯誤,你可以說“The reasoning of the proposition tends to be illogical. ”如果是沒有什么合理理由的話,你可以說,對方的說法groundless 。 其實有很多教科書在編寫的時候都很注意這種表達。大家不妨在看書的時候稍微留意一下。
當然,有的時候,光光一個groundless/illogical/inappropriate也許是不夠的。最好能夠進一步說明在何種程度上、在哪個方面或者基于何種理由這種說法是groundless/illogical/inappropriate的。
在表示因果關系的時候,如果不是百分之百的必然因果關系,最好多加些程度副詞或者語氣助詞,這樣會使你的論述更加嚴謹。比如:
-- Excessive self-confidence caused his failure.
-- Excessive self-confidence, to some extent, may be a reason that caused his failure.
1.6.2 措辭要婉轉。
即使某種proposition是錯誤的,在學術dissertation中也最好不要“一刀切”,把話說絕了。你可以比較婉轉地說,某人的觀點tends to be groundless或者not likely to be convincing,或者說does not appear to be logical 。這樣的話,也可以給你自己的論述留一定的余地。#p#分頁標題#e#
1.6.3 詞匯要多變
有的時候單調地重復某個詞語會使你的dissertation看起來很單調。在這種情況下,你最好考慮找一本thesaurus的字典查一下同義詞。在選詞的時候,也要注意一下語義語境。例如,在某些場合下,male比man更為妥當。
表示轉折的時候,不要只會用but。however, nevertheless, notwithstanding也是很不錯的選擇(程度可能稍有不同)。而且這些詞語都可以用來引導轉折句成為單句。表示原因的時候,要按照因果關系的性質來選擇since, as, due to, attribute to, as a result, consequently等詞語。
1.6.4 避免一些大白話
因為學術dissertation是很嚴謹的一種文體,所以平時市井交流中的常用俚語和俗語都應當避免。有些comment比如"not good", "wrong", "fantastic"等等都要避免。Again, thesaurus在這種情況下是很有用的東東。一本好的thesaurus還會告訴你哪些詞語是書面語,哪些不是。
1.7 使用小標題
在搜狐上經??匆娭袊魧W生用英文寫東西的時候老愛用"Firstly... Secondly..." 。這種用法并非是不好。但是如果你寫的是幾千字的學術dissertation的話,這種表達可能就會顯得不是很實用。有時候“Firstly”在第一頁,而 “Secondly” 卻要在第五頁才找得到。而如果你的Firstly下面還有些分論點的話,再用"first...second..." 來表達的話,就會讓讀者混淆。所以小標題對于學術dissertation來說是非常實用的。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一般大家在寫作的時候都會有個提綱。對于論點和分論點在提綱中你就可以編號。這樣一來就不會造成內容的遺漏。而讀者也會對你的寫作框架和主要內容一目了然。分論點比較多的話,可以實用多級標題。Word當中有各種各樣的bullet格式可以使用。
1.8 reference 和 bibliography這兩樣東西可是學術至關重要的東東。我在網絡上看到過,有些中國學生因為沒有給引用的文章注明出處而造成自己的essay被視為抄襲的事件。反正不管這種傳言是真是假,大家有則該之無則加免即是。關于如何寫reference,其實只要翻開教科書你就可以看到范例。當引用別人的著作的時候(無論是原文還是經過歸納的觀點),都要加上腳注或尾注。具體格式見各教科書。至于bibliography,我個人的感覺是有兩種方法列明。一種是字母排序法,即按作者名的第一個字母為準排序。另一種是分類法,即按resource的性質分類。我經常是先列一下books,然后articles,然后是databases,再然后是websites。各個小類里也最好按字母順序排一下。當然也有人亂亂地寫一下交了的。我個人感覺是你的bibliography也是反應你治學態度的一個側面。說不定也會給評分的人留下個比較好的印象。
第二章 學術dissertation寫作技巧#p#分頁標題#e#
2.1 怎樣收集學術信息
在 開始寫dissertation之前,大家都要經過一個信息收集階段。除了理科生的實驗 數據之外,大多數的留學生的dissertation信息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書本;二是通過GOOGLE搜索得來的網絡文章。但是我在這里要建議大家充分利用本校圖書館的資 源。其實,澳洲大學的圖書館和中國大學圖書館的最大區別也就是學術資源。大學圖書館除了自己館藏的書籍和資料之外,還會付費subscribe很多 database。這些 database里的信息有的是學術期刊,有的是統計數據,有的則是新聞媒體的文章。
就拿商科學生來說吧。如果要尋找一些與dissertation有關的AFL或者BRW的新聞或文章,通過手動方式的話,非得在圖書館泡很長時間,瀏覽很多headline才可以找到。而如果通過學校的database的話,也就是1分鐘的事情。
很 多學校的database還允許你在家里通過學校的圖書館網上 pathway進入查閱,十分方便。而且其信息包容量簡直可以說是相當驚人。我記得我有一次甚至查到了國內和香港雜志上的文章。關于database的種 類和使用方法,各個不同學校不同專業可能都會有所不同。建議大家專門向圖書管理員咨詢一下有關database的使用方法。(不要不好意思,這是他們的職 責。)圖書館應該還有信息搜索技能培訓。UTS的信息搜索訓練甚至有網絡版的,叫作BELL。有興趣的學弟學妹不妨去看看。
收集到了信息,最好做一下歸類整理,必要的話寫一些簡短的讀書筆記或在資料上用不同顏色做一下標記。這個樣子就會方便你今后寫作過程中的查找和翻閱。
2.2 怎樣寫出有原創性的文章
有 個鬼老對我說,構思一篇文章也就是brainstorm一下的事 情。但我個人認為,"沒有云就下不了雨"。一篇好的dissertation應當是以作者對于專門領域的solid knowledge為基礎的。所以構思學術文章的第一步應該是通讀全部的手頭資料,然后在腦子里形成一個大概的印象。你不僅要知道一些基本知識,更重要的 是要知道哪些resource提出了什么樣的學術觀點,或者手頭的哪些數據說明了哪些問題。
知 道了別人的學術觀點后,你可以對這些學術觀點進行分類和比較。哪些 人持相同觀點?哪些人持不同觀點?哪些人持不同觀點但是有共同的出發點?哪些觀點看似相同但卻有些nuance?完成了這些分類和比較后,你就不難得出自 己的觀點了。你可以同意其中一個,也可以通通不同意,更可以把大家的學術觀點綜合起來變成一個新的更全面的觀點。
有的dissertation是要求你做數據分析的。那么你就對數據信息作一些數據比較。如果可能的話,最好再設計一些圖表,然后通過圖表來分析和說明問題。當然,你也可以引用一些學術雜志或者新聞媒體的現成圖表來進一步分析和闡述自己的觀點。#p#分頁標題#e#
澳 洲的教學風格和國內的不同。澳洲的老師通常會鼓勵學生做一些 creative thinking和 critical thinking。所以說,如果文章能夠在綜合各個數據/學術觀點的基礎上提出自己與眾不同的觀點,或者能夠挑戰權威或傳統觀點的話,往往會受到老師的親 睞。當然,觀點也是要建立在論證過程的基礎上的,所以光有自己的觀點是不夠的,嚴密的論述過程也是很關鍵的。
2.3 學會使用THESAURUS
也許有人會說,我們的母語不是英語,要達到象鬼老那樣靈活應用語言的話,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我要說,我們至少可以在自己現有的基礎上進行提高。而thesaurus這一鬼老學生寫作時最常用的工具我們也就不得不用!
Thesaurus 有一點象我們中文的同義詞字典。但是我個人覺得它 的function其實要超出同義詞字典。因為一些好的thesaurus也會給出一些例句,或者告訴你一些詞匯語境上的差別(特別是正式用語和非正式用 語)。這樣一來,你的詞匯和表達就會變得更加豐富和多樣。而你能夠在一組同義詞中尋找最恰當的詞匯來放到句子里的話,則必定會讓你的文章表達更清晰,更具 說服力。
當然, thesaurus的使用也有些局限性。畢竟它無法給出詳細的 詞條解釋和用法。所以建議大家在使用thesaurus的同時對照一下普通英語字典(推薦英英字典,因為英中或中英字典的翻譯有時候會造成語言信息的遺 漏)。MS Word軟件本身也帶 thesaurus功能。大家也可以試一下。
關于thesaurus的重要性,參見第一章1.6節。
2.4 怎樣潤色自己的文章
2.4.1 review的時間
憑我的經驗,在文章剛剛寫就的時候,人總會有種滿足感。在這種滿足感的指引下,你會很難發現一些錯誤。如果一兩天不碰那篇文章,然后再回過頭來看得話,你會發覺你能找出更多的錯誤。所以我個人建議大家,revision最好是在文章寫完一到兩天后再做。
2.4.2 擅于否定自己
在 修改自己文章的時候,最好設想一下如果自己是老師的話,會期望看到 些什么內容。在修改文章的時候,千萬不要怕大刪大改。如果確定自己在某一方面確實描述得不盡人意的話,還是應該作一定修改。有的時候你會發覺改了三四遍后 文章已經面目全非了。不過在這個時候你最好再回過頭來看看自己的abstract和conclusion是否也要做相應的調整??偟膩碚f,在這個階段,你 要擅于否定自己,做好做大改動的心理準備。
2.4.3 檢查文章的結構
要檢查一下自己的文章是不是詳略得當、是否有overstate的地方或者論述不夠的地方、在邏輯推理上有沒有缺陷、在章節和段落的布局是否合理、章節和段落的號碼是否正確等等。
2.5 畫龍要點睛──寫一個powerful的conclusion#p#分頁標題#e#
Conclusion里面最好不要重復自己前文中的文字。Conclusion應該是一個更高層次的總結。Conclusion應該包含對數據資料/學術觀點的概括性總結以及各章節分論點的提升。以下是本人某篇dissertation的兩個Conclusion版本。
版本1:
Both of the two propositions are incorrect or inaccurate. The statement in MGL cannot reflect the essence of the modern 'fusion philosophy', resulting in confusion or even unjust blame upon innocent fusionist(s).
As Tilbury has put it:
"The fusion fallacy nevertheless serves the singularly important function of alerting us to the danger of assuming too readily that cases are alike, both in terms of their factual circumstances and in application of the legal doctrines to which those circumstance give rise. While this danger is present in our dealings with all legal rules, the nature and equitable doctrines and principles suggests some real limitations that make a general 'fusion agenda' inappropriate. Rather, the principled development of the law requir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f the common law with its emphasis o incremental development through analogical reasoning, both inductive or deductive. To that development, I fear, with Stevenson J in Canson Enterprise Ltd v Boughton, that 'talking of fusing law and equity only results in confusing and confounding the law'. Whether that talk is pro-fusionist or anti-fusionist it is misleading and distraction from the real issues ? in short, a furphy!"
版本 2:
Both of the two propositions are incorrect or inaccurate. It is the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fusion theory in depth that caused the authors of MGL
sentenced the fusion theory to be a 'fallacy' (see discussion of proposition 1). Moreover, such 'sentence' is obviously inconsistent with the reality of 'piecemeal fusion' reflected by Waltons case. Such a 'sentence' can in fact result in confusion and even have resulted in the unjust blame upon innocent fusionist(s). Just as Tilbury has put it: "... To that development, I fear, with Stevenson J in Canson Enterprise Ltd v Boughton, that 'talking of fusing law and equity only results in confusing and confounding the law'. Whether that talk is pro-fusionist or anti-fusionist http://www.400190.comit is misleading and distraction from the real issues - in short, a furphy!"
相 比之下,第一個版本是引用了別人的評論來結束文章。但是那個 quote實在是太長了,從而使整個結尾失去了說服力。第二個版本明顯更加具有概括性,它非但指出了別人學術觀點上的謬誤,同時也強調了這一謬誤和實際的 差距,接著再進一步引用一個學者的話來點明主題。其實寫作的過程也就是一個信息綜合的過程。在寫結尾的時候,更要綜合最有價值最有說服力的信息,從而闡明 自己的觀點。
總而言之,寫conclusion一是要花心思,二是要有歸納性。當然有時候也要靠靈感。呵呵。#p#分頁標題#e#
2.6 寫完全文再寫abstract
相信很多人都這樣做吧。呵呵。原因也很簡單。因為dissertation寫作過程中免不了大的修改,全文寫完后你才會真正清楚你的文章里到底涵蓋了哪些內容。如果把abstract留到最后寫的話,會更加容易些。
相關文章
UKthesis provides an online writing service for all types of academic writing. Check out some of them and don't hesitate to place your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