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左翼和右翼是兩個較為復雜的概念,同時,左右翼的立場、斗爭方式和表現形式等也是研究社會主義運動史的重要組成部分。自蘇東劇變以來,世界各左翼政黨多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變革,研究左翼政黨的轉型一時成為了學術界的討論熱點。而英國工黨作為英國中左翼政黨也在時代潮流的變化中也脫穎而出,其成功的轉型模式引起國內外學者的高度關注。自近代以來,在長期發展中左右翼的具體內涵都有一定的外延并部分重疊,政治色譜時而清晰時而模糊,相互交染,因為二者是一個相對概念,須同時出現才能明確其具體意義。實際上左翼和右翼從法國大革命的時代延伸開來,在整個歐陸政治觀念變遷的過程中,一直到到后來的集權與反集權,后現代主義與后殖民理論,不同地域時空中具有相對細微的概念變化。不同的政治群體的行為方式/知識群體的思維方式傳承和自身的認同性想象,穿插于不同時期的國家,區域間沖突,社會階層矛盾之間,形成一個很復雜的群體的動態史。
如果說在伯克和洪堡的時代,左翼與右翼的政治分化還是建立在不同地域意識形態和社會形態,不同的思維傳承和近現代民族國家化的過程當中,那么到了二十世紀,這兩個二元對立的概念出現了極大的分化趨勢,由單一的二元對立轉變成復雜的多元交織。左派與右派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激進革命與保守,積極自由與消極自由那么直接的概念。它不再是簡單的,不同地域空間的政治理想,而是分化為不同形態的,政治史與知識史交錯的的一種多面概念。
第一章工黨左、右翼興起的原因和條件
第一節概述
縱觀工黨發展歷程,雖然左右翼兩派在工黨不同發展階段出現勢力的不平衡性和攻勢上的不對等,如右翼長期占據工黨主流核心,左翼處于少數派地位,但二者始終出現在工黨發展的歷史舞臺上。同時,二者所引發的激烈爭論并未得到徹底解決,工黨左右翼斗爭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前可以說是"存而不滅,愈演愈烈"。政黨派系產生、發展原因也是本文至關重要的理論基點。政策的產生和執行離不開政策的提出一理論的萌發和目標的提出,以及把思想轉化為具體政策的實踐。政黨的執政目標明晰與否,政治理想與現實是否合拍,對政黨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同樣也影響著黨內派系的產生與發展。政黨執政目標明晰,黨內達成共識則可激勵黨內黨員為之不懈奮斗,同樣,如果內部思想復雜多變,制度規范不一,則不易凝聚人心,會引發潛在的派系爭議。如果政黨所提出的政黨理念在具體的現實環境內脫節,則需要考慮是堅持原有的政治理想還是適時進行政策調整以適應現實,這也易引起爭論產生派系斗爭,這是派系產生的思想基礎。#p#分頁標題#e#
第一章工黨左、右翼興起的原因和條件................14
第一節概述........................14
第二節左、右翼發展的原因........................15
第三節左、右翼發展的條件........................22
第二章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左、右翼斗爭.................29
第一節一戰期間左、右翼斗爭的表現........................29
第二節1918年黨章的形成與影響........................31
第三節二、三十年代工黨左、右翼發展.....................33
第三章1945-83年間工黨左右翼的發展................43
第一節團結和睦的艾德禮政府........................43
第二節共識政治下的左、右翼發展........................44
第三節七十年代左翼的崛起........................52
第四章左翼的衰落與黨內改革........................61
第一節左翼衰落的原因和表現........................61
第二節黨內改革與中右復興........................64
第三節黨章第四條的修改與第三條道路.................69
結語
工黨左、右翼斗爭沉浮近百年,由初年在黨內發展目標上是否加入社會主義因素,到后來維護和鞏固社會主義與消解和祛除社會主義因素進行了全方位的爭論。這種爭議深刻反映了工黨意識形態上的分歧,也通過政策上的討論反映出工黨內部在執政理念與發展目標上的分歧。左右翼斗爭最重要的是圍繞黨內社會主義的因素,一旦這個意識形態上的禁忌消除,工黨作為社會民主黨與自由黨或保守黨就沒有了明顯特征,這也是九十年代中后期以后,工黨沒有如以往出現激烈的內部爭議的原因。左右翼的分歧大致體現在哪些方面呢?這里涉及到工黨內部原有的實用主義性質的勞工主義與追求公平正義理想的社會主義等方面錯綜復雜的差異與交叉性,及其所衍生的固有的理想、信念、手段、方法上的異同問題,加之工黨在發展過程中組織結構和政策方針在歷史發展中逐漸演化出來的差異性問題。
從目標出發點來說,工黨左右翼都以勞工主義為基礎,但左翼相較于右翼來說,其信念更為明確,理想更為高遠,不僅堅持勞工主義,更要求在勞工主義的基礎上,通過國家干預的手段上升為社會主義,實現產業國有化,社會福利化和公平化。可以說在左翼看來,這些實現勞工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措施方式既是手段同時也是目的。在實踐過程中,每遇理想與實踐的差異時,左派堅持要奮斗到底,認為理想沒有原罪,而是現實還沒具備實現理想的條件,要堅持改變環境,適應理想。而右翼則在勞工主義的基礎上,認可國有化,社會福利制度,但僅把這些措施只當做實現社會主義,實現社會公平公正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右翼對待突發而來的重大事情更富有靈活性和投機實用性,不會再堅持這種把手段當目的的作法,堅持改弦更張,易色更服,轉朝能為工黨自身謀取利益最大化方式轉變,其掌控工黨權力時,更具備政策上的搖擺性。#p#分頁標題#e#
相關文章
UKthesis provides an online writing service for all types of academic writing. Check out some of them and don't hesitate to place your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