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經濟學碩士論文,本文以河南省農業綠色發展水平為研究對象,分析了河南省農業綠色發展過程中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問題,根據農業綠色發展的內涵及特征,結合河南省農業綠色發展的實際情況,從資源節約保育、生態環境保護、綠色產品供給三個維度構建河南省農業綠色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 研究背景
推動農業綠色發展,不僅是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更是守護綠水青山、建設美麗鄉村的時代擔當,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發展迅速,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升,糧食產量從1978年的30477萬噸增長到2024年的70650萬噸,農業產值從1019億元增長到2024年的91414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34元增長到2024年的23119元。但長期以來堅持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經營方式導致農業面源污染嚴重、生態環境惡化、綠色農產品供給不足等問題,嚴重阻礙了我國農業綠色轉型發展。新時代推動農業綠色發展,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和更好滿足消費者對綠色農產品需求的現實要求,也是實現農業現代的必然選擇①。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要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積極推進發展模式向綠色轉型,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有效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的供給,實現保供給、保收入、保生態的協調統一②。為促進我國農業綠色轉型發展。2020年,農業農村部明確提出,要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定不移地踐行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戰略,持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升農產品品質。2021年,國務院六部委聯合出臺《“十四五”全國農業綠色發展規劃》,確立了我國農業綠色發展的戰略框架與實施路徑,還從政策、技術、資金等方面強化了保障措施,為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③。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明確提出要扎實推進農業農村綠色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生態動力,加強對農業人居環境的綜合治理,改善農村生活環境。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1.2.1國內研究現狀
我國對農業綠色發展的理論研究開始較晚。2012年黨的十八大做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決策,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從而首次把生態環境保護提升到與其他發展目標同等重要的位置,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由此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農業綠色發展也開始受到學界的關注。目前,農業綠色發展的相關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
(1)關于農業綠色發展內涵的研究
眾多學者分別從不同角度對農業綠色發展內涵進行了深入探討。羅必良(2017)認為,農業綠色發展的核心目標在于確保農產品的優質高產、推動農業生態環境的持續優化、促進農民生活品質的穩步提高①。韓長賦(2017)則通過與傳統農業發展模式的對比,指出農業綠色發展必須在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基礎上,兼顧農業效益、農業收益和生態環境,探索出一條產出高效、產品安全、生態友好的農業現代化發展道路②。魏琦等(2018)認為,農業綠色發展的核心要義在于統籌協調好農業發展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生態效益。趙會杰和于法穩(2019)提出,農業綠色發展并非局限于投入和產出兩個環節的綠色化,而是應貫穿于農業生產全過程,涵蓋產前、產中、產后所有環節①。尹昌斌等(2021)從農業綠色發展的具體范疇出發,系統闡述了農業綠色發展的內涵,指出農業綠色發展涵蓋資源利用綠色化、布局綠色化、生產手段綠色化、產品綠色化以及消費綠色化等多個方面。
第2章 農業綠色發展的理論透視
2.1 農業綠色發展的內涵及特征
2.1.1 農業綠色發展的內涵
2017年9月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印發《關于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農業綠色發展”迅速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并被確立為我國農業發展轉型升級的總目標。農業綠色發展以“農業”為基礎,“發展”為核心,“綠色”為路徑和目標,三者相輔相成①。農業綠色發展的內涵是指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為前提,以統籌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為基本原則,以綠色科技創新與體制機制創新為驅動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其本質要求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動農業發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通過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業資源利用效率,推廣綠色農業生產技術,加強對農業生態系統的保護,實現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生態安全多目標協同共進②。
2.1.2 農業綠色發展的特征
新時代推動農業綠色發展,是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更好滿足消費者對綠色優質農產品需求的現實要求,也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選擇。其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③。農業綠色發展是一種以生態優先、資源高效利用、環境友好為導向的農業發展模式,強調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創新,實現農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協調發展。
(2)注重采用綠色農業生產技術。農業綠色發展以綠色科技創新為核心動力,通過大力推廣綠色農業生產技術,能夠有效減少化肥、農藥等化學投入品的使用,實現農業生產過程的無污染化。
2.2 農業綠色發展的影響因素
2.2.1 人力資本因素
高素質的新型農業勞動者是推動農業綠色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在農業綠色發展過程中,高素質的勞動者對新事物、新理念和新技術有更強的接受能力,更容易接受先進的農業技術設備②。同時,高素質的勞動者更有能力參與到市場競爭活動中去,能夠靈敏地感受到市場需求的變化,及時根據市場需求調整農業生產活動。
2.2.2 財政支農水平因素
財政支農是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通過增加對農業科技創新和農業基礎設施的財政支持力度,完善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科技創新水平,能夠促進農業向規?;?、集約化、現代化方向轉型,提高對農業資源的利用效率③。同時,財政支農還通過綠色農業補貼的方式降低農戶的生產成本,刺激了農戶從事綠色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如化肥農藥零增長支持政策、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政策、測土配方施肥補貼政策等。

第3章 河南省農業綠色發展的現狀分析 ................................. 17
3.1 河南省農業發展概況 ............................................ 17
3.1.1 農業資源稟賦 ...................................... 17
3.1.2 農業產出情況 ....................................... 18
第4章 河南省農業綠色發展水平評價 .................................... 26
4.1 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 26
4.1.1 評價指標選取原則 ....................... 26
4.1.2 評價指標選取 ............................... 26
第5章 河南省農業綠色發展障礙因素分析 ...................................... 45
5.1 障礙因子診斷模型 ............................ 45
5.2 河南省農業綠色發展一級指標障礙因素分析 .......................... 45
第6章 提升河南省農業綠色發展水平的對策措施
6.1 提升河南省農業綠色發展水平的基本思路
6.1.1 有效控制農業面源污染
第5章障礙因子分析表明,農業生態環境壓力較大是制約河南省農業綠色發展水平的最大障礙因素,而農藥、化肥施用強度較高,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率較低是生態環境保護障礙度居首的主要原因。因此提升河南省農業綠色發展水平要把控制農業面源污染放在首位,將降低農藥、化肥施用強度,提高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率作為主要著力點,加大對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
(1)推進農用化學投入品減量化使用
推進農業投入品的減量化使用是農業綠色發展的核心環節。首先政府部門要加強政策引導和制度保障,制定強制性標準,嚴格限制化肥、農藥的使用量,推廣“負面清單”制度,嚴格限制高毒殘留農藥的銷售,對采用有機肥、生物農藥、可降解農膜的農戶給予財政補貼①;其次大力推廣綠色農業生產技術。在化肥減量增效方面,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根據當地條件精準測算農作物的最佳施肥量。在農藥減量增效方面,推廣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用生物防治、物理誘殺等綠色防控技術替代傳統防控技術,降低農藥的使用強度。在農膜科學使用方面,加強對農膜的生產、使用、銷售、回收等環節的監管,因地制宜地推廣科學的農膜使用方式,健全廢舊農膜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體系,同時對回收的農膜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②;最后加大對綠色投入品的研發與推廣,用有機肥替代化肥、生物農藥替代化學農藥、環??山到廪r膜替代普通農膜,推廣綠色投入品的使用,致力于減少化肥、農藥、農膜的使用量。

結論
本文以河南省農業綠色發展水平為研究對象,分析了河南省農業綠色發展過程中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問題,根據農業綠色發展的內涵及特征,結合河南省農業綠色發展的實際情況,從資源節約保育、生態環境保護、綠色產品供給三個維度構建河南省農業綠色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運用熵權TOPSIS模型,選取2013—2023年河南省時序數據,綜合評價河南省的農業綠色發展水平,揭示其動態變化與發展趨勢。再通過障礙因子模型深入剖析影響河南省農業綠色發展的障礙因素,據此提出促進河南省農業綠色發展水平提高的對策措施。以下是本文的研究結論:
(1)根據熵權法測算的結果,識別出若干權重較高的關鍵指標: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綠色有機食品認證單位數、綠色有機食品認證產品數、農藥施用強度、化肥施用強度、農業化學需氧量排放強度、農業氨氮排放強度。
(2)通過熵權TOPSIS模型,本文對河南省2013—2023年農業綠色發展水平進行綜合評價。結果顯示,從總體趨勢上看,河南省農業綠色發展水平在2013—2023年呈穩定上升的趨勢,而且上升幅度明顯,綜合評價得分從2013年的0.0569上升到2023年的0.7426,增長了0.6857。從各一級指標綜合得分情況來看,資源節約保育綜合得分在2013—2023年整體上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綜合得分從2013年的0.0143增長至2023年的0.0833,累計增長0.069,年均增長43.87%;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得分在2013—2023年呈現“波動上升”的態勢,整體上呈現“M”型,綜合得分從2013年的0.0282上升至2018年的0.2169,然后下降至2020年的0.1546,最后上升至2023年的0.4436,呈現“波動上升”的發展趨勢;綠色產品供給綜合得分在2013—2023年整體上呈現“先上升、后下降”的發展趨勢,綜合得分從2013年的0.0144增長至2021年的0.2961,然后又下降至2023年的0.2157,整體上還是呈現增長的趨勢。
參考文獻(略)
相關文章
UKthesis provides an online writing service for all types of academic writing. Check out some of them and don't hesitate to place your order.